新興科技是主線 消費升級是黑馬
期待A股又怕受傷是大家心聲,掌握市況分批佈局為上策,今(2025)年低點(4/7日)至今中國上證指數漲約530點((截至8/6日);港股指數也成全球最佳表現之一,儘管市場對A股牛/熊市分歧依舊大,考量股票價格反映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,眼下中國轉型步伐加快,例如科技創新、資本市場改革加速,市場預期A股邁向「轉型牛」行情。
「居民存款」正搬家 資金入市行情
只要方向反轉,市場並不缺錢,觀察2008年至2025年,中國居民存款與股票總市值之比在1.1至2.0區間,截至2025/6月仍在1.8的歷史高位(圖1.)。低利率時代下,他山之石,投資人對固定收益產品興趣下降,對股票和風險資產的興趣上升,目前中國基準利率位於近五年較低水位,中國財富投入股市估為趨勢。
圖1. 中國居民滿手存款 資金入市有空間

※“全A”為所有中國上市的股票
陸股藥方 新興科技
中國經濟的癥結之一在房地產,所幸傳統經濟(房地產)正加速改善,觀察2025Q2中國住宅投資佔GDP比重持續回落,下滑接近美日韓均值(圖2.),對經濟的拖累將顯著減小,舊經濟的代表-製造業也受冷落,2025Q1舊經濟總資本支出年減-10.6%,成長速度創近十年新低(圖3.),代表舊經濟的房地產、製造業佔GDP比同步式微;反之,2025年以來AI、機器人等新興領域資本開支加速,將推動對經濟增長預期。
圖2. 中國房地產投資占GDP比下滑 超越美日韓平均

圖3. 中國老經濟資本支出增速 下降至歷史低

A股漸擺脫「牛短熊長」 惟注意中美貿易談判
過去中國股票市場長期處於“牛短熊長”行情,以往雖GDP高速增長,但A股表現未跟上,主因資本市場重上市輕退市,劣質上市企業難以下市,目前資本市場正加速改革,逐漸打破投資人以往對於股市的消極。
投資選股上,可圍繞中國經濟轉型,如國產替代題材的科技股,非核心消費的電動車、新能源產業鏈,核心消費的豬肉餐飲。考量從政策實施到總體數據有所好轉是需要一段時間,內需產業的財報轉佳有滯後性,可望成為A股行情的「黑馬」。未來觀察中美貿易談判結果、9月美聯準會可能降息,以及10月「五年規劃」會議等,市場消息可能使A股波動,然轉型新經濟腳步持續,可分批布局陸港股長線行情。
相關基金列表
※以上提及個股或類股僅為舉例說明,非為個股或類股推薦,基金投資組合請詳見台中銀投信官網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/。
【台中銀投信獨立經營管理】
本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,惟不表示絕無風險。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;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,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,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,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中,投資人可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查詢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,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。投資人申購本基金係持有基金受益憑證,而非本文提及之投資資產或標的。公開說明書備索,請至本公司網站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 ,或至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://mops.twse.com.tw查詢下載。本基金主要投資在台灣、大陸地區及香港地區,雖然分散投資於各國之市場,但有時因產業循環或非經濟因素可能導致價格出現劇烈波動,另由於大陸地區屬新興市場國家,其市場機制沒有已開發市場健全且對外匯的管制較嚴格,價格管制風險存在,政經情勢或法規之變動亦較大,故可能對該基金之報酬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。目前投資於大陸地區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(含承銷股票)為限。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而使資產價值變動,另投資人亦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、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。本基金為多幣別計價之基金,並分別以新臺幣及人民幣做為計價幣別,除法令另有規定或經主管機關核准外,新臺幣計價級別之所有申購及買回價金之收付,均以新臺幣為之;外幣計價級別之所有申購及買回價金之收付,均以外幣為之。如投資人以其他非該類型計價幣別之貨幣換匯後投資者,須自行承擔匯率變動之風險。因投資人與銀行進行外匯交易有賣價與買價之差異,投資人進行換匯時須承擔買賣價差,此價差依各銀行報價定之。此外投資人亦須承擔匯款費用,且外幣匯款費用可能高於新臺幣匯款費用。如以外幣計價之貨幣申購或買回時,其績效可能因外匯匯率的走勢受到影響。此外,人民幣受到外匯管制及限制,申購人應依「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」之規定辦理結匯事宜。人民幣別之匯率除受市場變動之影響外,尚會受到大陸地區法令或政策變更,或人民幣清算服務限制,影響人民幣資金市場之供需,進而導致其匯率波動幅度可能較大,影響此類投資人之投資效益。本公司基金投資無受存款保險、保險安定基金或其他相關保障機制之保障,基金投資可能發生部分或全部本金之損失,投資人須自負盈虧。| 地址:100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50號4樓 | 電話:(02)2351-1707 | 網址:https://www.tcbsitc.com.tw | 傳真:(02)2321-57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