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點摘要:
- 從英國、土耳其再到日本,世上最深受喜愛的飲料就是茶。然而,如此受歡迎的程度也伴隨了巨大的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(ESG)足跡。
- 砍伐森林、破壞生物多樣性和各種社會問題,包括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在內,都是茶業面臨的ESG挑戰。
- 2021年,景順與一家大型跨國必需消費品公司合作,該公司的產品組合中擁有大量的茶葉業務,我們與其安排了一連串主動議合行動。
茶是世上公認最大宗消費的飲品。據稱英國人每天喝掉1億杯茶。1然而,土耳其、愛爾蘭和伊朗人每天喝掉的茶比英國人還多。
2022年,預計全球將消耗約68億公斤的茶。2正因茶的消耗量如此龐大,茶業與多數農業活動一樣,具有巨大的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(ESG)足跡。
茶的起源?
中國是茶的故鄉。根據神話,大約4700年前,中國皇帝神農氏坐在樹下,風將一些樹葉吹入僕人準備的沸水中,於是,茶就此誕生。
英文的tea或chai,名稱有何玄機?
除了少數例外之外,茶這種世上最深受喜愛的飲品在英文中稱為tea或cha。不論是英語的Tea、法語的thé、西班牙語的té或南非荷語tee,字根均來自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「te」一字,這個字是荷蘭航運商人將茶葉運往歐洲和南非時傳播至海外。同時,chai源於漢語詞彙「cha」,印地語的chai和阿拉伯語的chay等使用cha字變體的國家和語言是經由陸路從舊絲路的貿易商取得茶葉。所以,請記住,tea經由海路傳播,cha則是由陸路傳播。
森林砍伐與氣候變遷
以肯亞為例,當地約有300萬人在製茶業工作。3產茶為肯亞及其他地區的環境先後帶來了連帶的威脅:為種植作物而砍伐森林衝擊了生物多樣性,而茶葉萎凋和乾燥的過程則仰賴造成環境汙染的柴火。
印度出產了全球約四分之一的茶,4森林砍伐在印度也是嚴重問題。位於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爲當地主要的茶葉種植地區。阿薩姆有五分之四的茶園經理憂心氣候變遷的影響。
據科學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指出,「氣候變遷使阿薩姆邦的降雨益加極端,導致整體降雨量減少,出現旱災及豪雨的情況越來越多。暴雨造成土壤侵蝕與積水,進而影響茶樹的根部生長,產量因此下滑」。
以泡一杯茶的碳排量來看,任何加奶的飲品都會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。此外,也有研究顯示,部分茶包袋可能有另一項環境隱憂——塑膠微粒。5
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(McGill University)的研究,茶包袋雖然通常爲紙製品,但內含少量用來密封茶包的塑膠。
「公允價值」
全球最大宗的茶葉出口國包含了中國、斯里蘭卡、肯亞和印度等新興市場;而各種社經和政治問題影響了茶葉生產。
這些地區的工作條件往往無法達到全球標準。低薪、健康風險、臨時工和缺乏醫療管道都是當地茶業面臨的挑戰。例如,2021年,一家大型必需消費品公司表示,該公司位於坦尚尼亞的茶園約聘工人被閃電擊中身亡。
小農也面臨土地和工作遭到大型跨國企業併吞的風險。
美國茶葉協會主席Peter F. Goggi接受《世界茶葉新聞》(World Tea News)採訪時表示:「為了確保供應鏈的各個參與者獲得與其工作相當的公允價值,現在是時候向零售商施壓了。」6
景順方法
2021年,景順與一家跨國必需消費品公司進行了三項主動議合行動,該公司的產品組合中擁有大量茶葉業務。
該公司已承諾,確保其茶葉、豆製品和其他產品的供應鏈在2023年之前實現「零毀林」(deforestation-free)。該公司在景順專屬ESG評等平台ESGintel上的ESG評分為2,即表現良好且逐步改善(1為最高分,5為最低分);不過,它在「環境保護」和「社會責任」方面得分為3。
其同樣擁有大量茶葉業務的競爭對手獲得的ESG評分為3,在「環境保護」和「社會責任」則分別被評為4和3,表示亟需改進。
參考資料:
1 https://www.tea.co.uk/tea-faqs#:~:text=Q%3A%20HOW%20MANY%20OF%20CUPS,year%20%5BSource%3A%20ITC%5D.
2 https://www.statista.com/statistics/940102/global-tea-consumption/
3 https://www.rainforest-alliance.org/energycampaign/
4 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d41586-019-00399-0
5 https://www.bbc.co.uk/news/world-us-canada-49845940
6 https://www.worldteanews.com/Features/tea-experts-discuss-most-important-industry-issues-part-one
※特別提醒:
投資附帶風險,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(政治、經濟、社會變動、匯率、利率、股價、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)風險、流動性風險、信用風險、產業景氣循環變動、證券相關商品交易、法令、貨幣、流動性不足等風險。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,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,投資人宜明辨風險,謹慎投資。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。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,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
本文由景順投信授權轉載,文章內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